“第一家店在广州市番禺区四海城,2024年5月开业后反响很好,我们又陆续在广州开了其他7家店,2024年8家店销售额达8100万元。目前正在装修筹备的还有2家,应当在今年‘五一’的时候就能营业,年底预计突破50家门店。”黎平县孺子牛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国邦一边介绍道。
在吴国邦展示的某团购平台上,记者看到,这家名为“大锅铲·贵州酸汤火锅”的门店曾长期高居广州火锅人气榜的第一名,最高峰时期排队等位桌数超过六百多桌,食客们在平台上这样评价——贵州酸汤浓郁开胃,贵州牛肉嫩滑多汁。
"贵州牛肉 贵州酸汤"这对黄金组合像一场味觉奇袭,在广州掀起美食浪潮,当酸香穿透鼻腔的瞬间,红酸汤的醇厚裹挟着发酵的野性,将来自贵州大山的黄牛肉渗透,嫩得仿佛能尝到黔贵高原清晨的露水气息。
这对看似粗犷的西南搭档能在广州站稳脚跟,实则是场精心策划的味觉合谋。吴国邦回忆:“去年,在黎平县委、县政府的帮助和引荐下,认识了我的合伙人,当时他到贵州考察酸汤产业,也来参观了我们的养牛场,那次见面后,我又抓准机会去广州拜访了他,我们从早上聊到了晚上12点,就敲定了这次合作。”
有了这样的销售渠道,当地的牛肉也实现了热销,吴国邦表示:“我们每天平均销售牛肉500斤左右,依托广州的8家门店,牛肉的销售额每月能达到60多元,最多的一个月是80多万元。目前我们正在调整菜单,把牛肉的占比再加大一些,届时销售量还会提高。”
让“黎平牛”走向全国,是吴国邦返乡创业的目标,在他所在的黎平县永从镇,农户历来都有养殖牛的经验,吴国邦返乡创业后成立合作社,并积极引导周边农户养殖牛。永从镇也立足生态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肉牛产业,并以黎平县孺子牛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场为基础,在凤凰山建成全县首家“小牛超市”,实现统一牛源、统一保险、统一防疫,农户可就近选择优质放心本土牛源,不断扩大养殖规模,为酸汤原材料牛肉供应提供保障。此外,通过采取“合作社 基地 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永从镇“小牛超市”还统一对50头户、10头户和散户实现数字化管理,远程开展日常技术指导,饲养量、圈舍清洁、运输加工等养殖过程公开透明,每头牛均可溯源,切实保证肉牛品质。
“合作社带动了670户农户养殖牛,产值累计1500万元,接下来我们会为农户提供更多保障,打开市场助力‘黎平牛’走向全国。”吴国邦表示,目前合作社的销售市场主要面向广州、上海等东部城市,建立品牌是开拓市场的关键。这场跨越千里的味觉联姻,不仅让珠江畔的火锅版图又添了一剂新风味,也改写着大山里人们的命运。
“我现在大大小小的牛有267头,在六背山上放养,大山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,滋养出好品质。”作为首批加入合作社的成员,村民吴启兵直言,这些喝着山泉、吃着优质牧草长大的生态牛,正是他们打开全国市场的金钥匙,从1300多米的深山牧场,到珠江畔的美味飘扬,黎平黄牛正书写着大山里的致富传奇。
随着当地牛产业的发展日益壮大,永从镇也大力支持“村姑阿香”张国丹、“电商达人”吴正红等网红人才发展直播带货产业,将“黎平牛”和贵州酸汤作为核心推广产品成功销往广州、上海、北京等一线城市,显著扩大了“黎平牛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酸汤牛肉也成为永从镇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“金字招牌”,走出了一条“牛产业 特色品牌”的乡村振兴新路径。